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合同被对方没收如何办

合同被对方没收如何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1810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合同被对方没收如何办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合同被对方没收如何办

一、合同被对方没收如何办

合同被对方没收,只要该合同经过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合同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论是双方持有还是单方持有,都不会必然影响合同的效力,所以一般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保留好其他可以证明合同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以规避日后因合同纠纷导致的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中对方违约了如何办

对方违约,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没有约定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你的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三、合同的甲方乙方如何定

合同的当事人谁做甲方和乙方,应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法律是没有强制要求的,也不存在甲方、乙方双方谁的地位更高的问题,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

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标,在合同中主要是提出如何保证实现,并根据完成情况获取收益的一方。但是,在要约与承诺中,是无法确认甲乙方的。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合同被对方没收如何办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合同被对方没收,只要该合同经过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合同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论是双方持有还是单方持有,都不会必然影响合同的效力,所以一般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保留好其他可以证明合同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以规避日后因合同纠纷导致的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
    2024-10-11 985次阅读
  • 2024.02.26 1861次阅读
  • 合同被对方没收,只要该合同经过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合同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论是双方持有还是单方持有,都不会必然影响合同的效力,所以一般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保留好其他可以证明合同关系存在的证据材料,以规避日后因合同纠纷导致的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
    2024-10-05 1028次阅读
  • 2024.02.19 2144次阅读
  • 合同被对方没收,可以和对方协商,让对方将合同归还。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到法院进行诉讼。按照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08-07 1309次阅读
  • 2024.03.02 1883次阅读
  • 当借款人逾期未还款,且个人财产被政府依法充公,债权人可依法诉诸法院,前提是债务合法、先于刑事没收发生。需要证明债务关系和时间顺序以追偿债务。
    2024-09-05 1007次阅读
  • 2024.08.13 1767次阅读
  • 行贿罪并非基于对方是否收取金钱而予以判定。该罪名系指那些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向国家公务人员输送财物的行为。因此,仅当出现行贿意图或者有准备实施此行为的情况下,同时收到对方接受贿赂款项的事实佐证之时,方能认定行贿罪名的成立。在此情况下,倘若对方并未实际接收任何贿赂款,则行贿行为尚未完全实现,无法构成行贿罪。
    2024-09-06 1290次阅读
  • 2024.08.11 318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