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意诉讼是否构成诈骗罪
不构成诈骗罪,这种行为涉嫌虚假诉讼。
《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哪些行为属于虚假诉讼
(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
(四)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五)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
(六)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
(七)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三、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一)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
(二)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的;
(三)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立案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
(四)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五)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被采取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或者受过刑事追究的;
(六)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四、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犯罪嫌疑人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五、遭遇恶意诉讼怎么办
1、一旦遭遇恶意诉讼,首先要积极应诉,通过法律咨询了解法律知识,收集准备相关证据做好应诉准备。
对恶意诉讼、妨害司法活动的,可以进行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院诉讼中,如果证明对方是滥用权利,恶意诉讼,还可以提起反诉要求对方承担因恶意诉讼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
2、民事程序的恶意诉讼是指对民事诉讼程序的恶意提起,而意图使被告在诉讼中由于司法机关的判决而受其害。
在这种侵权行为中,形式上的加害人是法院,是恶意诉讼人故意提起诉讼程序,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使被告受到损害。但是其实质,是行为人故意所为,是行为人借用法院的力量,使被告受到损害。这种侵权行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处理的还不够多,经验也不足。在实践中掌握的标准应当是: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对此,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恶意诉讼是否构成诈骗罪通过上文的回答,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只要有恶意诉讼的行为,那么就会妨碍司法公正,从而让他人的利益受损,因此,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从而让违法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该有的代价。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