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争议 > 员工加班时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认定

员工加班时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1385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员工加班时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认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员工加班时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认定

一、员工加班时间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认定

加班时间的认定需要把握三个条件:

一是劳动者已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工作任务;

二是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安排;

三是在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二、劳动争议中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是自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

对于劳动争议而言,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只有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时候才能提起劳动诉讼

由此,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必经劳动争议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员工加班时间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认定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争议相关

  • 界定加班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任务;二是工作安排须经用人单位基于生产经营需求的合理调度;三是超法定工作时间部分才视为加班。
    2024-09-13 1444次阅读
  • 2024.08.18 2680次阅读
  • 主要依据的是日常的人事管理中考勤记录、加班审批表等。用人单位承担两年内加班工资举证责任,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2024-05-13 1271次阅读
  • 2024.07.06 6190次阅读
  • 加班费可追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而对于劳动报酬的索要可以自劳动关系终止后开始计算一年。
    2024-06-08 1342次阅读
  • 2024.06.29 5924次阅读
  •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4-06-18 824次阅读
  • 2024.08.22 2144次阅读
  • 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工资;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作标准的200%支付工资;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且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
    2024-10-01 1103次阅读
  • 2024.03.04 163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争议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争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