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强制执行还要给法院钱吗?

强制执行还要给法院钱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2756人看过
导读:强制执行还要给法院钱吗,答案是肯定的,即如果是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被义务人予以强制执行的,此时权利人在申请的时候是需要向人民法院预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执行费用的,之后执行费用最终是由被执行人承担的,具体的强制执行的规定可以参考下文。
强制执行还要给法院钱吗?

一、强制执行还要给法院钱吗?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需要交费用。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下列事项,应当交纳申请费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保全措施;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条

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下列事项,应当交纳申请费:

(一)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二)申请保全措施;

(三)申请支付令;

(四)申请公示催告;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

(六)申请破产;

(七)申请海事强制令、共同海损理算、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海事债权登记、船舶优先权催告;

(八)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和国外仲裁机构裁决。

二、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去开庭吗?

1、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不会开庭审理纠纷

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一般不需要开庭,但法院会对执行内容合法性进行书面审查。强制执行是对法院判决书的执行,所以是不需要对强制执行申请进行审理的,只需要对强制执行申请作出裁定。

2、向法院申请执行可能需要提交的法律文书:

(1)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书民事调解书,行政赔偿判决、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2)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

(3)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调解书;

(4)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关于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

(5)经人民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的外国法院以及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

(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三、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1、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执行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

(1)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中尖当定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申请执行人书写申请执行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待人员对口头申请应当制作笔录,由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

(2)生效法律文书副本。

(3)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当出示公民身份证;法人申请的,应当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

(4)继承人和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交继承或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5)其他应当提交的文件或证件。

2、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后,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应进行审查。

即对申请执行是否超过申请的期限,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的主体资格,该申请执行案件的事实和理由是否成立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在7日内立案受理,否则不予受理。可见,立案受理是决定人民法院对该案件是否强制执行的前提。立案审查与强制执行的任务不同、各自独立,立案质量直接影响着强制执行。因此,立案庭在提高立案质量、依法立案的同时,应加强与执行局的工作联系和沟通,特别是对那些涉案人数众多、影响较大的案件,更应及时沟通,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协调、顺利开展。

强制执行还要给法院钱吗,答案是肯定的,强制执行从申请到执行都是需要遵守法定的程序的,无论是申请人还是被执行人,还是执行的人民法院都要严格的守法。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356次阅读
  • 在强制执行的司法实践中,执行款项通常交付至法院。凭借其作为执法机构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法院将依据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正式流程来执行并管理所有相关款项,确保整个执行过程公平公正、透明公开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作为义务履行方的被执行人应当主动向法院缴纳执行款项,而法院则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人性化处理决定。比如,可以用于偿还欠债、支付相应的执行手续费用等等。
    2024-10-24 839次阅读
  • 2024.03.03 1740次阅读
  • 6427次阅读
  • 因法院强制执行的滞后性,无法准确给出具体可以领取款项所需时限。此方面关键在于众多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例如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否充足,以及执行工作的难度深浅等等。倘若被执行者拥有足额财产用以偿还债务,并且执行过程较为顺畅无阻,那么可能会在数个月以内实现执行完毕。然而,若被执行人财产难以查实或设定权利归属,或遭遇到其它阻碍执行的情形发生,那么执行周期便有可能拉长。
    2024-10-15 1453次阅读
  • 2024.02.26 3697次阅读
  • 1391次阅读
  • 执行申请书提交至法院后,通常会在数日至数周内得到申请人的回复通知。具体的时长伸缩主要根据个案的复杂性以及法院的审理程序与效率而定。通常情况下,各法院都会尽力加快审核及相应流程。如被执行人具备充足的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执行进度有望得以加速推进;但若存在财产状况诸如复杂、需要进一步的调研等问题,则有可能导致执行周期走长。
    2024-10-18 907次阅读
  • 2024.05.21 2000次阅读
  • 41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