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392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处罚不同,也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具体的坐牢时间不同。最高的时候是无期徒刑

实施诈骗行为的目的,一旦都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者差异,故此不同地区诈骗罪的立案量刑标准都是存在者差异的,司法机关在处理诈骗案件之前,一定要先确定诈骗数额,然后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307次阅读
  •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3、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4、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5、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4-10-11 1036次阅读
  • 2024.06.02 1212次阅读
  • 483次阅读
  • 诈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有几个关键条件。首先,你得故意去骗别人,比如说撒谎、隐瞒真相之类的。然后,你得让受害人相信你,信了你那些假话,结果他们还因此损失了钱。还有啊,你得确保你的欺骗行为直接导致他们损失钱,不是间接的或者偶然的。最后,你得拿到不属于你的东西,还得能控制它。简单来说,诈骗就是故意骗别人,让他们信了你,然后损失钱,你还得拿到好处。不过,我得提醒大家,千万别去尝试这种违法的行为。
    2024-09-14 1136次阅读
  • 2024.02.21 2005次阅读
  • 428次阅读
  • 1、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在犯罪方法上使用是欺诈方法来非法获取财物的所有权。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致,以非法占用公私财物为目的,因此在主观要件上具有故意性。
    2024-09-05 845次阅读
  • 2024.03.03 2095次阅读
  • 49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