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是什么

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2194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是什么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是什么

回避的审查与决定。

根据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另外,参与侦查活动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参与检查活动的书记员、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参与审判活动的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

检察委员会讨论检察长回避问题时,由副检察长主持,检察长不得参加。

审判委员会讨论院长回避问题时,由副院长主持,院长不得参加。

在现实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在审查过程当中是有回避制度的规定的,也就意味着如果说是属于案件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话,可以由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自行提出回避的申请,也可以写经过他人的申请之后回避。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456次阅读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回避的,由人民法院院长作出决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2024-12-19 938次阅读
  • 2024.02.19 2322次阅读
  • 301次阅读
  • 回避指司法人员由于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而不参加该案的侦查、审判等活动。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2024-09-15 812次阅读
  • 2024.03.02 1335次阅读
  • 374次阅读
  • 审判人员回避的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024-05-14 900次阅读
  • 2024.02.23 1360次阅读
  • 31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