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拘留

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拘留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6649人看过
导读:申请强制执行后应当是立即的采取拘留的措施,对于拒不执行生效文书的被执行人,那么人民法院是可以采取拘留等相关的措施,不超过15天的时间。关于遇到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拘留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拘留

一、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拘留?

1、应当是立即的采取拘留的措施。对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司法拘留,不超过15日为限。司法拘留法律没有规定次数限制。但司法惯例认为,同一行为一般只给予一次司法拘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六十六条

卖淫、嫖娼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二、强制执行的条件具体有哪些

强制执行的条件具体有:

1、申请执行人必须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

2、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

3、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

4、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

三、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如下:

1、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2、人民法院依督促程序发布的支付令;

3、发生法律效力而具有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4、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

5、公证机关制作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四、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是什么?

1、申请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3、申请复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5、采取强制措施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强制执行时,如果法院发现败诉方,也就是被执行人有拒不履行判决的行为,就可以司法拘留,拘留期限不超过15天,上文中主要对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拘留作出了介绍。如果您遇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可以通过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366次阅读
  •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拘留处罚: 一、故意制造或销毁重大关键性证据材料的行为。 二、通过实施暴力手段、威胁恐吓、金钱诱惑等方式,干扰或阻挠证人提供真实证据,或是教唆其他人进行此类欺诈行为。 三、故意隐瞒、转移、变卖或摧毁已被有权机关所查封、扣押的财产。
    2024-09-18 1466次阅读
  • 2024.02.29 4965次阅读
  • 477次阅读
  • 寻求司法强制执行这一行为本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导致被执行人被迫受拘役,然而,倘若被执行人公然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规定的应尽义务,且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恶意逃避或抗拒执行之意向,那么这类行为就有可能引发司法机关对其实施行政拘留措施,这种情况如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粗暴抗拒执行等现象。
    2024-11-08 1304次阅读
  • 2024.09.22 10484次阅读
  • 443次阅读
  • 在通常情况之下,面对那些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置之不理、坚决不履行其应有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有权依法决定进行司法拘留,而拘留的期限通常限定在15天以内。司法拘留的目的在于敦促被执行人认真地承担起他们应当担负的责任,不断努力去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然而,具体的拘留时长将根据各个案件的特殊情形以及被执行人在整个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综合考虑并最终确定。
    2024-10-26 1070次阅读
  • 2024.02.21 3814次阅读
  • 31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