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羁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羁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9 · 1827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羁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羁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羁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原案涉嫌的罪名犯罪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

2.原案所处的诉讼阶段,侦查取证的进展情况,犯罪事实是否基本查清,证据是否收集固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认罪,供述是否稳定;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期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有相应的审批手续,羁押期限是否即将届满,是否属于羁押超过五年的久押不决案件或者羁押期限已满四年的久押不决预警案件;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存在可能作不起诉处理、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判决无罪或者宣告缓刑的情形;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认罪、悔罪、坦白、自首立功、积极退赃、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赔偿义务等从宽处理情节;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前科累犯等从严处理情节;

7.共同犯罪的,是否有不在案的共犯,是否存在串供可能;

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本地有无固定住所、工作单位,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到案方式,是否被通缉到案,或者是否因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而被逮捕

二、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羁押审查的具体情况,是根据案件的审理情况来进行认定的,司法机关有权根据审理中涉及到的相关事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处理,这对于后期的量刑处理,以及司法判决是有决定性的意义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羁押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