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仅利用语言威胁构成犯罪吗?

仅利用语言威胁构成犯罪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2428人看过
导读:仅利用语言威胁他人不一定构成犯罪,若是在催收债务的过程之中威胁他人,且威胁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催收非法债务罪。依旧不知道仅利用语言威胁构成犯罪吗,可以继续阅读此文。
仅利用语言威胁构成犯罪吗?

一、仅利用语言威胁构成犯罪吗?

1、仅利用语言威胁他人不一定构成犯罪

催收债务的行为需要合法,否则可能会构成犯罪。

(1)催收过程中,有些犯罪组织成员首先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威胁、恐吓逾期未还款的债务人,再到债务人住处、工作地找债务人当面逼债,找不到债务人就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或者找债务人父母催收,找到债务人后采取暴力、“软暴力”手段强迫债务人接受“解套”或者到指定场所卖淫还债。被告人吴吕等人在催收过程中有组织地实施诈骗、非法拘禁寻衅滋事、强迫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

(2)有些犯罪组织通过暴力、威胁、滋扰、纠缠等催收手段,使得被害人产生恐惧、恐慌心理,从而形成心理强制,造成被害人在合法利益遭受侵害不敢通过正当途径举报、控告;致使部分被害人最终被迫卖淫还债、部分被害人被组织到国外卖淫还债。

2、面对违规催收,可以使用下面三种投诉方法:

(1)第一种,用电脑登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聚投诉、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填写信息,提交举报投诉。

(2)第二种,打给自己手机的运营商,或工信部,投诉违规催收的来电手机或座机号码。

(3)第三种,直接去对方所在地工商局投诉、去警察局报案、去法院起诉、去银监会投诉。

二、采取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涉嫌犯罪吗?

1、采取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不一定构成犯罪。

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侵入他人住宅以及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等手段催收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情形,涉嫌犯催收非法债务罪

2、暴力、软暴力行为的认定

由于本罪保护的法益属于公共秩序的维度,对于暴力行为的认定,其程度应当是尚不足以达到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效果,被害人依然有作出是否给付钱财的意思自由。如果催收人暴力程度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则应评价为财产罪的暴力手段。对于软暴力的认定,当催收人实施滋扰、跟踪等行为时,也应达到足以扰乱公共秩序的程度。

3、非法债务与非法催收行为的认定

(1)催收非法债务罪保护的法益为正常的财产交易秩序,故应以债务及催收行为是否破坏这一交易秩序作为评价标准,如:基于嫖娼、赌博等不法原因给付所产生的债务。高利贷产生的债务应该视放贷利率高低而决定,当利率低于民法中规定的标准时,因其未突破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属于正常的财产交易,不能评价为非法债务。

(2)对于诉讼时效届满、双方打赌形成的债务则应排除在本罪规定的非法债务之外,上述两种情形下的债务属于正常财产交易秩序下的灰色监管地带,法律既不明确反对也不鼓励,故刑法应保持谦抑性。

三、哪些行为属于暴力违法催收?

属于暴力违法催收的情形包括未经债务人同意,非法侵入债务人住宅等。

1、对自己及身边的人骚扰,影响日常生活。

最为常见的就是短信轰炸、电话轰炸、伪造律师函、伪造法院传票、伪造公安机关刑事立案通知书等等进行催收,这些催收方式涉及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名誉权、涉嫌伪造印章等等

2、未经债务人同意,非法侵入债务人住宅。

只要是未经允许,强行进入私人住宅的,都属于私闯民宅非法入侵,已经构成犯罪。

3、使用非法手段胁迫债务人的

简单来说就是对债务人进行人身攻击,造成身体伤害或精神伤害的,都属于违法催收。

常见的软暴力有催收人员对借款人进行威胁、恐吓,限制人身自由,还包括在网络上上传债务人的个人信息,都属于违法行为

债务人若是不按期还款,可能会收到催收电话。债权人在催收的时候,需要采取合法的催收方法,这是由于若采取的催收方法违法,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了。若是对仅利用语言威胁构成犯罪吗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 307次阅读
  • 如果语言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其行为违反了规定,可以给予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语言恐吓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但单凭这些语言,通常还不构成犯罪。
    2025-01-31 1046次阅读
  • 2024.08.21 3248次阅读
  • 427次阅读
  • 犯法。具体处罚是:其一、行为人言语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恐吓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其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具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5-01-13 1260次阅读
  • 2024.08.19 4171次阅读
  • 400次阅读
  • 言语的恐吓不算犯罪。只是违法行为,可以报警。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5-02-02 1481次阅读
  • 2024.09.24 12936次阅读
  • 49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