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

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2100人看过
导读: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应当是根据具体的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来进行分析的,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三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的,如果说相对来说情节比较轻微的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处罚。
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

一、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

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应当是根据具体的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来进行分析的,

要看行为人是否存在故意,存在的话,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不存故意的话就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间接故意犯法吗

间接故意不一定是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还可以是过失犯罪

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犯罪的称为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核心是行为人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命令规范,即“应为而不为”,它是与作为犯罪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没有直接关联。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却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判断间接故意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它是与直接故意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客观行为方式没有直接关联。

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还可以是过失犯罪。

三、间接故意杀人的规定是什么?

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只是认识到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采取一种放任的意志因素,即被害人死不死无所谓的态度。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直接故意即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会发生,放任或追求其发生的;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所谓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间接故意杀人一般有三种形态:

1、出于犯罪目的放任他人死亡,如男子在饭中下毒欲杀妻造成儿子死亡。

2、出于非犯罪目的放任他人死亡,如猎人挖陷阱捉狼造成他人死亡。

3、激情犯罪,如双方互殴致死。

过失间接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上述文章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是需要按照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但是,情节比较轻微的,就是按照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66次阅读
  • 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罪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发生导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本罪属于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
    2024-02-24 1138次阅读
  • 2023.03.11 4775次阅读
  • 392次阅读
  •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2024-02-25 869次阅读
  • 2023.03.01 6041次阅读
  • 348次阅读
  •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024-02-26 1291次阅读
  • 2023.03.03 2347次阅读
  • 32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