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哪些案件不能取保候审

哪些案件不能取保候审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1162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哪些案件不能取保候审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哪些案件不能取保候审

一、哪些案件不能取保候审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则及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对于下列情形一般不得给予取保候审:

1.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2.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不得取保候审。

3.以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二、取保候审的期限的计算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因此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继续进行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得不断。

另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法定期限,公安司法机关应抓紧有限的时间进行工作,以便更好地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应当积极开展侦查活动,收集证据,而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并且,如果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新的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证据,则应当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作出变更或者解除。

监视居住限制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区域,是一种比较严厉的强制措施,但公安司法机关不能因此就放松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更不能中断对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使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在司法实践中,即便已经具备取保候审条件,也并非说马上就可以办理,通常,办案机关都要等到取证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证据基本定型后,才会为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的相关手续,这主要是害怕将人放出后发生串供翻供等情况。

因此,大多数取保候审,都是当事人在看守所羁押一两个月并就所涉嫌犯罪的问题形成口供后,取保候审才会得到批准。

对于哪些案件不能取保候审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88次阅读
  • 取保候审适用于多种情况:可能判处轻刑或附加刑的罪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无社会危害性的嫌疑人;患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若不构成社会风险亦可适用。 此外,羁押期满而案件未结时也需采取此措施。 适用取保候审需综合考虑案件实情和个体状况,由司法机关依法裁决。
    2024-09-02 1486次阅读
  • 2024.08.30 2067次阅读
  • 417次阅读
  • 依据我国现行的法规条例,以下几个类型的案件通常难以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首先是累犯,即已经被判定为犯罪者并在服刑完毕之后短时间内再次犯罪的人;其次则是犯罪团伙中的主要成员;再有就是嫌疑人采取自我伤害或者自残的手段来逃避侦查活动;最后就是涉及到危害国家安全和暴力犯罪等性质恶劣的案件以及其他严重犯罪行为的嫌疑人。
    2024-09-02 1359次阅读
  • 2024.08.30 2338次阅读
  • 436次阅读
  • 取保候审适用于多种情况:轻罪如管制、拘役或单独附加刑; 重罪但不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身体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的女性嫌疑人; 以及羁押已满法定时限但案件未决的情况。 这些情况下,均可考虑申请取保候审,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公共安全不受威胁。
    2024-09-02 1303次阅读
  • 2024.03.03 2516次阅读
  • 47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