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一般挪用公款小额怎么办?

一般挪用公款小额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2700人看过
导读:挪用公款的数额不是很大,而且也没有进行非法的活动,就需要在三个月内进行归还,这样才不会被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未履行自己的责任,那么就会按挪用的数额承担相应的刑期。如果对挪用公款小额怎么办不处理的,可以参考一下本文的内容。
一般挪用公款小额怎么办?

一、一般挪用公款小额怎么办

挪用公款后,若没有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在三个月内尽快归还。如果进行了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了营利活动或者三个月没有归还,那就有可能会构成挪用公款罪了。

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客体方面: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又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挪用公款归自己或他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方面:

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才符合本罪的主体资格,其他非上述人员不具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4、犯罪主观方面:

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是故意犯。行为人从主观上表现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将公款非法挪作私人用,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使用权,通过暂时使用公款而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三、挪用资金和挪用公款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主体不同。

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是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应按挪用公款罪论处;

2、犯罪客体不同。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财产所有权;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及接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在的非国有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所有权;

3、犯罪的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所有公共财产属性的公款,既包括资金、有价证券,也包括特定款物。挪用公款罪既包括当然的公共财产,也包括拟定的公共财产以及接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在的非国有单位的资金;

4、刑罚不同。

挪用资金罪比挪用公款罪刑罚轻。

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公共财物所有权,而且也侵犯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只要挪用的数额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那么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确定挪用公款小额怎么办时,就要按挪用的数额和认错的态度来确定,只要违法的情形不太严重一般是不会构成犯罪的。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贪污受贿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贪污受贿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