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中能够约定违约金不

劳动合同中能够约定违约金不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9 · 1428人看过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劳动合同中能够约定违约金不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劳动合同中能够约定违约金不

一、劳动合同中能够约定违约金

不一定。是否需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要看实际的情况。《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进行了限制,但对用人单位是否能够约定违约金没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限制性规定,所以能够在劳动合同中对用人单位约定违约金。

但对于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25条中做了明确的规定,不允许在法定情形之外,单位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法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能够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能够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能够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在竞业限制约定中能够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能够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能够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明确,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或者以赔偿金、违约赔偿金、违约责任金等其他名义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

在实务中有很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约定高额的违约金,其中最常见的是对劳动合同的期限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为了避免劳动者经常辞职给单位带来利益上的影响,所以约定在合同期限内辞职要支付非常高的违约金,以达到拴住劳动者的目的。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大可能是属于违法行为,因为《劳动合同法》中就需要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允许单位与劳动者格外做出违约金的约定。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劳动合同中能够约定违约金不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