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法律规定有欠条算诈骗吗?

法律规定有欠条算诈骗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1 · 2840人看过
导读:法律规定有欠条算诈骗吗,通常情况下是不能够算是诈骗的。因为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66条当中明确的规定,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产。此时是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规定有欠条算诈骗吗?

一、法律规定有欠条算诈骗吗?

1、有欠条,不算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欠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出具的借条是合法有效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欠条和借条的区别是什么

1、欠条和借条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它们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贷而产生,欠款则可能是因为买卖、租赁、利息等原因产生。

2、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最长时效不得超过20年,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时效从还款期满时起算。

3、欠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约定还款期的从还款期满时起算。也就是说,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时效是一样的,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则是有区别的。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请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借条的效力最长可达20年。而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是对双方以往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权利人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两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也就是说,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三、欠人家钱被起诉没钱还怎么办

1、暂时无力偿还债务,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延期还款或者减免债务。

2、如果对方不同意延期或者减免债务,要起诉债务人,那么在起诉后,需要积极应诉,争取在法庭上达到分期还款或限期还款的目的

3、如果对方不同意延期或者减免债务,法庭不予支持,会限期偿还全部债务。如有能力偿还但拒不支付,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强制执行不会被关进监牢,因为民事责任涉及不到刑事问题。

4、债务人若实在无钱可还,即使对方打赢了官司,法院执行人员知道没有钱是无法执行的。只有在有钱拒不归还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抓人(包括司法拘留或者以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罪追究刑事责任)。

5、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执行方式包括:执行存款、执行收入、执行财产、搜查财产、强制交付、迁出房屋。

所以如果没有偿还能力的,是不会被硬性抓进监狱的,但是虽然不会坐牢,也不能刻意逃避自己的责任哟,最好不要轻易向人借钱,一旦借了,就一定要记得尽快偿还!

“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

法律规定有欠条算诈骗吗,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如果是诈骗行为的话,那么必须要符合我国《刑法》第266条当中所规定的诈骗罪犯罪构成的要件。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 431次阅读
  • 尽管有欠条出现在借贷过程中并不一定代表着诈骗的存在。然而,若在最初的款项交换环节债务人即存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的心态,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或者刻意隐藏客观事实以达到获取他人财产的目的,并且在此过程中出具了欠条等书面文件,此时,这无疑构成了诈骗罪名的实质要件。然而,如果在借款之初,债务人并无任何欺诈行为,仅仅是由于后期经济状况恶化导致无法按期偿还债务,那么这种情况通常会被判定为单纯的民事纠纷范畴。
    2024-10-13 1041次阅读
  • 2024.02.29 1847次阅读
  • 322次阅读
  • 仅凭欠条并不足以定义为诈骗行为。倘若该笔借款源自实体存在的借贷协议或者商业往来,且当事人在书写欠条之际并未有意隐藏事实进行欺诈,那么这仅仅属于常规的公民之间的债务纠纷。然而倘若在拟定欠条初始便怀揣着非法占有的曲意,借由歪曲事态真相等手法攫取得财,则可能构成了诈骗罪行。
    2024-10-18 1125次阅读
  • 2024.09.24 4466次阅读
  • 339次阅读
  • 尽管持有欠条并不等同于涉嫌欺诈行为,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欠债方在最初借贷过程中并无恶意侵占的意图,然而在债务逾期后因种种因素导致其丧失偿付能力,此时所引发的纠纷通常被归类为民事范畴。然而,若欠债方在初始阶段便通过编造虚假事实和掩盖真实情况的手段来诱使出借方交付资金,且其从未有过偿还贷款的意愿,那么这种行为便极有可能被判定为诈骗行为。
    2024-10-18 1347次阅读
  • 2024.08.11 4203次阅读
  • 33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