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1 · 1652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

一、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

职工怀孕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一贯重视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对解除怀孕女职工,有很多限制性的规定。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对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作了更加严格的特殊保护,明确用人单位不得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即使女职工存在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重新调整工作仍不胜任工作;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或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无法协议一致、经济性裁员等法定可以解除的情形,只要她处于“三期”内,用人单位均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强行辞退处于“三期”的女职工,就属于违法解除

二、怀孕女职工是否一定不能解除?

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并非万能的保护伞。对处于“三期”内的女职工,严格限制用人单位适用非过失性解除或经济性裁员,但并未限制用人单位适用过错性解除。

处于“三期”的女职工有如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仍然有权依法解除:

1、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多数人对于解除劳动合同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理解的,比如说双方当事人如果能够协商一致的话,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如果是因为女性员工怀孕或者是结婚解除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肯定是属于过错方并且是违法的。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401次阅读
  • 怀孕职工,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单位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错性理由或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即使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劳动者存有过错的情况下,合法的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2024-12-10 827次阅读
  • 2024.08.11 2348次阅读
  • 396次阅读
  • 孕期员工在面临劳动合同撤销时,依法应获得补偿。法律严格禁止雇主以常规手段终止其劳动关系。若雇主违规解除,孕期员工有权选择:一是恢复原有工作,确保孕期及产后权益;二是依据法律规定,向雇主索取合理的经济赔偿,以弥补因不当解雇造成的损失。此举旨在保护孕期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特殊时期的稳定与安全。
    2024-09-24 1345次阅读
  • 2024.02.21 1538次阅读
  • 323次阅读
  • 雇主若违反法律,无故辞退孕期员工,则构成非法解约。受影响的员工可主张两种权益:一是恢复劳动合同并继续工作;二是接受相当于正常经济补偿两倍的赔偿。赔偿金额依据员工服务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得一月工资,不足半年则获半月工资补偿。此举旨在保护孕期员工权益,确保她们不受非法解雇侵害。
    2024-09-24 1357次阅读
  • 2024.08.25 2332次阅读
  • 35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