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妨害公务罪拘留多少天?
《刑法》里没有妨害公务罪,但是存在妨害公务罪,涉嫌妨害公务罪的,刑事拘留最长37天。在此期限内,如果经检察院批捕的,则执行逮捕;如果不批捕的,则可由公安机关视情况变更强制措施,或撤销刑事立案,予以无罪释放。
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妨碍公务的情节较轻,那么公安机关可以进行治安拘留,也就是行政拘留,最多拘留十五天,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如果行为人已经构成犯罪的,那公安机关就可以进行1到3天的刑事拘留,也可以延长4天。如果行为人流窜作案、结伙作案、或者多次作案的,那可以延长30天,也就是说涉嫌妨害公务罪刑事拘留不超过37天。
构成妨害公务罪刑事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最长不超过三十日。检察院批准逮捕最长期限为七日。
二、存在妨害公务的行为怎么执行拘留?
对于拘留一般由相关公安机关去进行执行。在执行的时候,应该带着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同时向被拘留人出示。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面,进行盖章或者是签字。如果是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就需要通知被拘留人,所在的当地公安机关,被拘留人的所在公安机关也需要积极去进行配合。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然后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绝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的,执行人员应在拘留证上注明。
犯妨害公务罪的最长拘留37天,超过37天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执行拘留程序有三个流程,分别是申请,呈报以及执行,若是在异地对嫌疑人进行拘留,还需要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意味着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此时会限制其人身自由,会把他送到看守所里关押,还会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犯妨害公务罪拘留多少天?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