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哪些

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2852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哪些

一、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哪些

可以让法官判缓刑犯罪分子,必须有深刻忏悔自己的不当行为,而且罪行较轻,不足以构成重大罪行。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和范围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不至于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二、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说明,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此外,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缓刑的考验期:《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可以得到缓刑处理的,在我国的法律一定的条件,首先犯罪分子的量刑不能是重大案件的主谋,这种行为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险,如果没有立即对犯罪分子制裁的话,就会继续破坏社会的稳定。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缓刑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哪些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95次阅读
  • 缓刑适用的标准与范畴如下:首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须真诚悔过,认罪态度积极;其次,案件须适用于刑事和解机制,并获得被害人自愿谅解。在适用范围上,因民间矛盾纠纷引发的侵害公民人身、民主权利或财产权的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不涉及职务犯罪、可能判处罚金、拘役或有期徒刑七年以下的过失犯罪案件,均可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2024-09-01 1198次阅读
  • 2024.04.14 3108次阅读
  • 491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累犯是不适用于缓刑判决的。这主要是由于累犯行为人为犯罪分子,他们在犯罪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人身危害性及再度犯罪的可能性被认为较大。相比之下,如果犯罪者的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明显的悔悟之意,同时没有再次触犯法律的风险,以及宣告缓刑不会给其所在社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类罪犯才有可能获得缓刑判决。然而累犯并不完全符合以上各项规定,因此在实际判案时,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裁量。
    2024-10-10 1221次阅读
  • 2024.09.09 1922次阅读
  • 38次阅读
  • 假释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下:1、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2、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024-09-03 1117次阅读
  • 2024.08.27 1686次阅读
  • 101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