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7 · 1301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关于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二、监外执行注意事项

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

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在

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在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是在罪犯不影响他人的法益的情况下的一种变通执行方式,体现了中国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相结合和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有利于教育、感化、挽救罪犯。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有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