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刑法规定判缓刑要几大条件

刑法规定判缓刑要几大条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3 · 1278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刑法规定判缓刑要几大条件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刑法规定判缓刑要几大条件

一、刑法规定判缓刑要几大条件

具体的缓刑条件包括以下几种:

1、犯罪分子被判处或者3年以下的刑罚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受缓刑宣告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二、缓刑与监外执行的区别有什么?

1、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

2、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为条件。而缓刑则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

3、监外执行是在判决确定以后才适用的变通执行方法,在判决宣告和刑罚执行期间均可适用,并不具有考验期。而缓刑则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决刑罚的制度,在判决刑罚的同时即可宣告。

4、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一经消失,即应收监外执行,差别只是执行的场所不同。而缓刑只有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才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除此这外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刑法规定判缓刑要几大条件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59次阅读
  • 帮信罪判缓刑几率大不大法律没有规定,但只要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就会判缓刑: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5、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024-09-25 1055次阅读
  • 2024.09.17 2144次阅读
  • 456次阅读
  • 取保候审与缓刑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手段,不是缓刑唯一依据。缓刑要考虑犯罪严重程度、罪犯态度、再犯风险、对社区影响等。若犯罪轻微、罪犯悔过、无再犯风险且缓刑对社区无不良影响,判缓刑可能性大。
    2024-08-16 1205次阅读
  • 2024.02.29 1608次阅读
  • 397次阅读
  • 尽管抢劫犯罪获得缓刑可能性相对较低,然而并非绝对不存在这种情况。其中决定因素包括犯罪行为的具体性质、涉案财物价值轻重、犯罪分子在案件过程中是否有主动投案自首或立功赎罪的举止行为、以及其是否对被害人施以积极的经济补偿并得到对方的诚挚谅解等等。若犯罪情节轻微,且犯罪嫌疑人具备显而易见、深切的悔过之意,同时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有限,那么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条件之下,仍有可能争取到缓刑的宽大处理。
    2024-11-21 1402次阅读
  • 2024.09.07 14229次阅读
  • 4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