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死刑辩护 > 法律规定盗窃能判死刑吗?

法律规定盗窃能判死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268人看过
导读:法律规定盗窃不能判死刑,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64条当中规定,盗窃公共的或者是私人的财产数额达到较大,将会按照盗窃罪来进行一定的处罚。而盗窃罪的最高的量刑的幅度就是判处无期徒刑。
法律规定盗窃能判死刑吗?

一、法律规定盗窃能判死刑吗?

法律规定盗窃不能判死刑,一般的盗窃罪最高只能判无期徒刑,但是盗窃其他的一些物品,有可能判处死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三十八条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盗窃既遂与未遂是怎么样的?

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为人并没有控制财物,对此也应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

因此,即使行为人没有控制财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的,也成立盗窃既遂,没有理由以未遂论处。

在现实生活当中盗窃他人的财产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或者是存在多次盗窃的情况,将会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罚,一般情况下是按照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进行处罚的,当然了,如果说盗窃的数额特别巨大的,将会对此判处无期徒刑,也就意味着盗窃罪是没有死刑的量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死刑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死刑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死刑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