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劳务不给开工资怎么办?

劳务不给开工资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1 · 5347人看过
导读: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需要在十五天之内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劳务不给开工资怎么办?

一、劳务不给开工资怎么办?

劳务公司不发工资处理方法如下:

(1)当事人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当事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出现拖欠工资情况应该怎么解决?

1.及时发放工资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企业与劳动者约定。支付工资的日期一旦确定后,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工资的,则按拖欠工资处理。

2.不要克扣工资

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全部的劳动报酬,不要随意“克扣工资”。

克扣工资和拖欠工资一样,同样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同样会面临上述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和“支付赔偿金”的风险。

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后果有哪些?

1、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3、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如果一旦出现劳务不给开工资的情况的,是需要劳动者及时升级相关的证据材料来为自己维护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的。在提起诉讼之前,双方应当进行充分的协商,争取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如果确实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再选择起诉的方式去处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 劳务关系一般不被视为劳动关系,因此不适用双倍工资规定。但劳务人员仍有权获取应得报酬。若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后超过一个月但未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按规定支付双倍工资作为惩罚和补偿。同样,若违反规定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从应签之日起每月支付双倍工资。
    2024-09-13 936次阅读
  • 2024.09.05 7448次阅读
  • 合同工与劳务工在劳动关系、福利待遇和管理上存在差异。合同工与用人单位直接签署劳动合同,享受与正式职员相似的待遇,并由用人单位负责其员工培训、薪资和社保。而劳务工则与劳务公司签约,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其劳动关系、员工培训和社保关系由劳务公司管理,福利待遇则由用人单位与劳务公司协商确定。
    2024-09-13 987次阅读
  • 2024.08.14 4060次阅读
  • 若未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标准,单纯拖欠工资向公安机关报案效果有限。建议向劳动保护监测机构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条件,涉事人员将承担刑事责任,警方将依法追责。
    2024-09-13 1370次阅读
  • 2024.02.23 2965次阅读
  • 员工工作满七个工作日即有薪酬权。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应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请求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等待公正裁决。
    2024-09-13 1226次阅读
  • 2024.02.20 1902次阅读
  • 拖欠员工薪资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者应先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寻求协调解决。若此途径无效,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在店内采取过激行动抗议或示威被视为违法,将依法追究责任。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权利,并允许双方自行协商。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2024-09-13 1241次阅读
  • 2024.07.29 1456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