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民事诉讼涉及刑事案件怎么办?

民事诉讼涉及刑事案件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2 · 6763人看过
导读:如果是属于自诉案件,当事人没有提起刑事诉讼的,那么法院同样会按民事请求来进行审理;如果是属于公诉案件,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刑事犯罪的,就会立即中止审理,并将发现的情况移送给具有侦查权的侦查机关。
民事诉讼涉及刑事案件怎么办?

一、民事诉讼涉及刑事案件怎么办

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如果当事人没有控诉被告,还是按照民事案件审理民事请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可以将案件移送刑事庭审理;

如果是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案件实体内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时,法院应裁定中止审理,并将发现的情况或线索及时移送具有侦查权侦查机关

二、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吗

1、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因违反诉讼执行程序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刑事案件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转化。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犯罪行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侦查。

2、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属于刑事自诉范围内的,可以就刑事部分另行起诉

三、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哪些

1、主体要件

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2、客体要件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没有一个犯罪是没有犯罪客体的。犯罪之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体决定的。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客体,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就意味着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就不能构成犯罪。

3、主观要件

体现的是行为人在怎样的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刑法对犯罪构成的心理状态有有哪些具体的要求。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4、客观要件

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犯罪客观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必要条件,即任何犯罪都必须必备的条件,如危害行为。另一类是选择条件,即某些犯罪所必须必备的条件或者是对行为构成因素的特别要求。前者指危害结果,后者指包括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在民事诉讼时只要发现有刑事犯罪的,那么就会通过不同的案件来处理,如果是自诉案件就会由自诉人来确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而对于公诉案件就会直接由执法人员来进行决定处理,从而把案件移交给有侦查权的机关,所以,不同的情形处理的方式就会不一样。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