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醉驾 > 醉酒驾驶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醉酒驾驶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8 · 4580人看过
导读:醉酒驾驶是否属于故意犯罪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如果行为人醉酒驾驶的行为触犯了交通肇事罪的话,那么交通肇事罪就属于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醉酒驾驶的行为触犯了危险驾驶罪的话,那么危险驾驶罪属于故意犯罪。
醉酒驾驶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一、醉酒驾驶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醉酒驾车不属于故意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酒驾怎么才能判缓刑?

酒驾涉嫌犯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之一,简称醉驾。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无论是出于何种心理醉酒驾驶,只要是造成了他人死亡、重伤或者是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后果的,就会被认定为犯罪,醉酒驾驶的行为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是财产损失等民事损害的话,还需要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醉驾相关

  • 435次阅读
  •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我国法律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4.1: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2024-09-25 1041次阅读
  • 2024.08.07 12953次阅读
  • 365次阅读
  •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09-11 856次阅读
  • 2024.09.20 2684次阅读
  • 1443次阅读
  •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相关法律条款,酒精所致的交通违法行为被正式定义为危险驾驶罪。这项严厉的法律条文对所有道路驾驶机动车的人员做出严格要求,一旦发现有任何涉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都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并处以相应的拘役和罚金。因此,可以明确地说,酒精所致的交通违法行为完全符合上述法律条文中“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定义,从而构成了危险驾驶罪。
    2024-09-09 1227次阅读
  • 2024.08.11 4575次阅读
  • 178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醉驾最新文章

遇到醉驾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