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缓刑考验期最长多久时间?

缓刑考验期最长多久时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9 · 2228人看过
导读:缓刑考验期最长多久时间,应当根据所判的刑罚种类来判断。比如说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提起来应当小于等于5年,但是要大于原判刑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应当小于等于一年的时间,同时大于原判刑期。
缓刑考验期最长多久时间?

一、缓刑考验期最长多久时间?

缓刑考验期最长多久时间,应当根据所判的刑罚种类来判断。缓刑犯是暂缓执行判刑期,暂不执行原判刑罚不是一缓了之,还有一个考验的问题,即依法为缓刑犯设置一定的考验期,并在该考验期内为其设定了一定的法定义务。

关于缓刑犯的考验期。有期徒刑缓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考验期限≤5年(但同时不少于1年);拘役缓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考验期限≤1年(但同时不少于2个月)

二、缓刑考验期期间的义务有哪些

被宣告假释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被假释的罪犯,除有特殊情形,一般不得减刑,其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三、缓刑考验期如何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提出上诉、抗诉一审判决的法定上诉、抗诉期满的第2天;另一种是第二审民法院判决确定之日。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限。因为羁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缓刑考验却不是刑期。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机关将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在当代的社会,涉嫌刑事犯罪并且犯罪情节不是特别的严重,根据我国《刑法》当中的规定,人民法院将会对此判处缓刑。当然了,适用缓刑之后就会涉及到缓刑考验期限,就是需要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计算的。也就是需要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这一天开始计算。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