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买卖 > 民法典中子女是否享有集资房居住权

民法典中子女是否享有集资房居住权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7 · 1514人看过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民法典中子女是否享有集资房居住权,单位集资房离婚时怎么处理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民法典中子女是否享有集资房居住权

一、民法典中子女是否享有集资房居住权

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子女的义务,如果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对父母的集资房享有居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的定义】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单位集资房离婚时怎么处理

单位集资房在离婚时取得完全产权的,可以按夫妻共同财产协议分割。

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依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子女的义务,所以子女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子女对父母的集资房享有居住权,以满足生活所需。

网站地图

更多#房屋买卖相关

  • 租房虽得占有权,非居住权本体。居住权是对他人房产的占有和实际使用,源于遗嘱、合约,专为居住设计。它包括使用权(限居住),附随权益(如相邻权),维修权以及在法律允许下出租收益(须遵规)。
    2024-09-12 1049次阅读
  • 2024.08.15 3209次阅读
  • 居住权是一种使用权,源于对他人物品的占有和使用。获取居住权可通过合同(如租赁)、法律规定(如未成年人继承父母房产)、遗嘱或法定时效。租赁合同、法定亲属权益和遗嘱都是常见途径。
    2024-09-12 1220次阅读
  • 2024.09.21 4213次阅读
  •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同居老年人的居住权源于其生前设定的居住权合同或遗嘱。要主张居住权,需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经确认后居住权生效。核心判断因素是老年人是否已为同居者设立居住权益。
    2024-09-12 1419次阅读
  • 2024.08.19 3073次阅读
  • 《民法典》规定租户有占据、使用和收益房产的基本权利,但与居住权不同。居住权赋予租户占有和使用权的特定生活居住权益,可通过合同或遗嘱方式设定,旨在保障生活栖息需求。
    2024-09-12 972次阅读
  • 2024.08.11 2568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居住权主要针对依法占有并享有房屋使用权的公民,实施范围限于房屋内。作为用益物权,居住权行使以居住为目的。获取居住权需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并完成相应登记手续。
    2024-09-12 1473次阅读
  • 2024.06.24 17808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房屋买卖最新文章

遇到房屋买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