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民法典肖像权侵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肖像权侵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6 · 3260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肖像权侵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肖像权的合理使用的问题带来帮助。
民法典肖像权侵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一、民法典肖像权侵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第1018条首次将肖像定义为:

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肖像权是以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及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它直接关系到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及其形象的社会评价。《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因此,肖像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有:

1、侵害肖像权责任构成的首要条件,是肖像使用。

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

3、无阻却违法事由而使用。民法典将以营利为目的作为侵害肖像权构成要件进行了删除,这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除以营利为目的外的其他侵权类型,如擅自传播他人的裸照、擅自制作他人的肖像、在互联网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照片等行为,提供了依据。

二、肖像权的合理使用

1、现实生活中肖像的制作、使用、公开行为甚为普及,要求行为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需取得肖像权人的同意将极大地增加社会成本。

2、民法典第1020条增设了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规范,明确了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而实施的行为。

3、该条规定合理使用限于个人学习欣赏或教学科研、新闻报道、国家机关履职、公共环境展示以及维护公共利益或肖像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等五种情形。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肖像权的侵犯不管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对他人肖像权的侵犯。

以上就是小编的总结,

网站地图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