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鉴定 > 在认定工伤后做什么鉴定

在认定工伤后做什么鉴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6 · 3847人看过
导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在认定工伤后做什么鉴定

一、在认定工伤后做什么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二、因工致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因工致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必须经过工伤认定程序,即须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要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

(2)因工致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机—医疗终结。因工致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必须是在工伤治疗终结,病情稳定后才能提出鉴定申请。

(3)因工致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生理功能—工伤致残。即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终结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赔偿中的重要程序,是计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实践中,有些工伤职工在非法定鉴定委员会的其他鉴定机构鉴定,去其他鉴定机构鉴定并不符合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规定,其鉴定结论很难被采纳。因此应严格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向具有管辖权的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工伤赔偿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工伤鉴定相关

  • 1026次阅读
  • 如果是意外受伤或者是交通事故受伤,伤残等级鉴定是在司法部门批准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果是工伤,经过劳动局进行过工伤认定的,是在劳动局下设的工伤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申请也是向劳动局申请。进入诉讼以后的伤残等级鉴定,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2024-09-20 815次阅读
  • 2024.06.14 8029次阅读
  • 460次阅读
  • 伤残鉴定通常在司法鉴定机构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案件,需携带资料到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工作事故导致的伤残,则向本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由医疗专家团队进行权威鉴定。
    2024-09-03 1166次阅读
  • 2024.07.29 27080次阅读
  • 488次阅读
  • 伤情鉴定通常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关伤残鉴定机构进行。涉及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民众应前往社保部门设立的工伤鉴定中心评估身体状况。若因技术能力或法律规定受限,可寻求原籍地或工作地公安机关专门鉴定机构协助。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如需技术性或特殊法律规定的鉴定,应迅速委派其鉴定机构实施。
    2024-09-18 1240次阅读
  • 2024.06.30 6724次阅读
  • 33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鉴定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