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民事欺诈是否可以导致合同可撤销

民事欺诈是否可以导致合同可撤销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8 · 1644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民事欺诈是否可以导致合同可撤销,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民事欺诈是否可以导致合同可撤销

一、民事欺诈是否可以导致合同可撤销

民法典规定,如果合同是在一方当事人欺诈的情况下签订的,受欺诈的一方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

1.伪造合同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可以是伪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财物;

也可以是先伪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2.货物引诱欺诈方利用一些单位或个人急需某种紧缺或畅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诸如钢材、汽车、铝锭、彩电之类的紧俏商品,签订虚假购销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预付款

这种打法使欺诈方伪装成供货方当事人实施的。

3.盗用、假冒名义盗用、假冒名义可以是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体与对方签订合同;

盗用他人盖好合同专用章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该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

用他人已经作废或者遗失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冒充该公司的业务人员与他人订立合同;

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着别人的招牌与人签订合同。

4.虚构主体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5.谎称专利技术引诱欺诈方虚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高新技术,打着包技术、包设备、包培训、包回收、包利润的幌子,引诱对方签订合同,连续骗取对方的转让费、培训费、设备费。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可权申请撤销该行为。

所以因欺诈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303次阅读
  •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2024-10-20 1456次阅读
  • 2024.02.22 1516次阅读
  • 442次阅读
  • 法律中的欺骗行为通常可撤销。一方欺诈使另一方误作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但需符合法定条件,包括有明确欺诈行为、被欺诈方因误解作意思表示、在除斥期内行使撤销权(一般自知晓原因日起一年内)。是否可撤销需结合情况和证据评估。
    2024-11-19 1451次阅读
  • 2024.08.11 1655次阅读
  • 334次阅读
  • 会导致假释撤销的行为有: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的;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2024-09-16 936次阅读
  • 2024.02.25 1939次阅读
  • 45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