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未成年人犯罪情景轻微如何判

未成年人犯罪情景轻微如何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7 · 2469人看过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未成年人犯罪情景轻微如何判,未成年人可以判死刑吗不可以。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情景轻微如何判

一、未成年人犯罪情景轻微如何判

要看该未成年人是几岁,以及犯的是什么罪。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未成年人可以判死刑吗不可以。

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从以上的这些内容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情景轻微的如何判要依据未成年人的年龄而定,如果是满了十六周岁,那么判刑的时候是应当从轻或者是减清刑事处罚的。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473次阅读
  • 在处理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聋哑或视觉障碍者等特定主体犯罪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对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未成年人,量刑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对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给予恰当惩罚;对聋哑或视觉障碍者,量刑时需适当考虑。同时,对犯罪预备、中止、未遂者,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可在法律范围内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4-09-03 1183次阅读
  • 2024.07.09 1145次阅读
  • 351次阅读
  • 对于未成年轻微伤害事件的判定,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各种相关因素。首要任务就是精确确定未成年人的年龄段以及导致轻微伤害的实际状况及其背后原因。通常而言,若未成年人年满十四周岁以下,依据现行律法规范,不应给予行政处罚,然而应当坚决要求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负责对其进行适当的家庭管束和教育。而对于已经成年但是尚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适度减轻或者免除行政处罚。
    2024-08-19 981次阅读
  • 2024.08.09 2936次阅读
  • 3503次阅读
  • 构成轻微伤的情况:1、轻微伤指损伤程度明显轻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显伤害,也不会遗留器官功能障碍的损伤;2、轻微伤不构成刑事责任,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应当予以赔偿。
    2024-10-07 1281次阅读
  • 2024.08.24 17887次阅读
  • 49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