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终止 > 民法典中延期交租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中延期交租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3 · 1393人看过
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民法典中延期交租是否可以解除合同,房屋租赁纠纷该如何解决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民法典中延期交租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一、民法典中延期交租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规定,承租人延期支付租金,如果经出租人催告后仍然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房屋租赁纠纷该如何解决

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申请仲裁解决问题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

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

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

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承租人不按租赁合同的约定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后仍然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承租人要承担违约的责任。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终止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终止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终止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