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打架何种情况刑事拘留?

打架何种情况刑事拘留?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0 · 2576人看过
导读:打架在犯罪嫌疑人企图自杀,逃跑或者是在逃的情况之下,可以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当中的规定已经明确的说明了,符合条件的情况之下,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
打架何种情况刑事拘留?

一、打架何种情况刑事拘留?

打架在犯罪嫌疑人企图自杀,逃跑或者是在逃的情况之下,可以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

(一)《刑事诉讼法》第82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

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二)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具有以下两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权决定拘留: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后,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一)拘留的决定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的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二)拘留的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按指印。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三)拘留的期限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打架斗殴的行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若打架斗殴已经导致他人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法律后果,比如说导致轻伤以上的法律后果,肯定是需要采取刑法方面的措施。比如说公安机关会对此按照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而公安机关在调查过程当中也可以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强制措施相关

  • 317次阅读
  • 1、打架如果给对方造成了轻伤及以上严重后果,则涉嫌故意伤害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会被刑事拘留。2、拘留时间是七日至三十七日。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嫌疑分子,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的提请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3、若嫌疑分子涉嫌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者结伙作案等情形的,提请时间还可以延长到三十日。
    2024-09-18 1410次阅读
  • 2024.09.25 3711次阅读
  • 368次阅读
  • 在中国,冲突可能导致刑事拘留的情况包括: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或更严重的伤害,根据刑法第234条,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伤势严重,如致人死亡或使用极端残忍手段,刑期可增至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或死刑。 此外,多次斗殴或结伙斗殴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刑事处罚。 是否拘留需综合考虑冲突性质、情节及后果。
    2024-09-06 882次阅读
  • 2024.02.26 2900次阅读
  • 17次阅读
  • 正当防卫须满足:非法侵犯实际发生,如暴力侵害;防卫旨在保护合法权益,非报复等不当意图;防卫措施合理且适当,不超越必要范围致重大伤害。例如,对方轻度推搡,用致命武器反击难判定为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确立需基于具体案件的事实与证据审查。
    2024-11-24 977次阅读
  • 2024.02.27 2207次阅读
  • 384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强制措施最新文章

遇到强制措施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