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权责任过错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以下含义:
第一,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
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往往也会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
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的话,则要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损失,因此可能减轻甚至抵消行为人承担的责任。
在共同侵权的场合,共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甚至可能成为其内部分损失的依据。
过错责任原则是行为人基于自身的过错而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可分为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
前者要求受害人举证证明加害人有过错以及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后者要求加害人举证证明自身没有过错以及自身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推定加害人有过错。
二、过错责任侵权如何认定
过错责任不仅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而且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也以过错作为确定当事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具体来说,过错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这就是说,行为人只有在主观方面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
确定行为人的责任,不仅要考察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要考察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若行为人没有过错,则虽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并不负民事责任。
在考虑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时,过错责任也要求考虑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的过错问题。
若损害完全是由于受害人本身过错造成的,可以表明行为人没有过错,因而可以免除责任。
2、以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过错责任原则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表明过错为归责的内涵,重要的在于以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这样才能贯彻“无过错即无责任”的精神。
过错为归责的最终要件,这就意味着对行为人的过错应做为最后的因素和基本的因素来加以考察。
而损害事件、因果关系在作为归责要件上,不可与过错置于同等位置。
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虽无直接因果关系,但行为人有过错亦不排除负责任的可能性。
例如,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使第三人事实侵权行为,行为人应对第三人的行为后果负责。
另一方面,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依法应承担严格责任的当事人,如果能证明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或第三人的过错所致,也可以被免除民事责任。
在我国的侵权行为的规定中,当事人因主观意识造成了错误,一般是包括故意和过失的行为的,具体情况下不管是故意行为造成的过错,还是过失行为造成的过错,都是需要根据侵权责任来进行认定的,此时也是需要及时的处理赔偿问题的。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