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怎么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怎么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6 · 14147人看过
导读:具有完全刑事能力的人使用欺诈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而且表现为故意,那么就可以定性为诈骗罪。诈骗罪罪名成立,根据诈骗财物的数额来判定相应的量刑,一般量刑在三年以下或者三年以上至无期徒刑。
怎么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一、怎么可以定性为诈骗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认定诈骗罪需要注意什么

1、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2、与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3、招摇撞骗罪界限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行为人利用虚假的事实骗取他人的信任,然后使用欺诈的手段来骗取他人的财物,就构成了诈骗罪,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量刑的标准是根据诈骗的数额来确定的,数额较大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447次阅读
  • 一般表现为,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被害人遭受损失,行为人取得财物,就可以认定为诈骗行为,如果数额较大,就可以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10-24 902次阅读
  • 2024.02.29 1623次阅读
  • 437次阅读
  •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024-09-11 1114次阅读
  • 2024.03.01 1516次阅读
  • 346次阅读
  • 帮信罪被定性诈骗罪怎么判需要看具体案情。1、诈骗罪的量刑在于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量刑在三年以下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等,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会判多少年要看案件情况。2、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10-23 1401次阅读
  • 2024.03.01 2450次阅读
  • 45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