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纠纷 > 遇到工伤条例纠纷怎样解决

遇到工伤条例纠纷怎样解决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7 · 1908人看过
导读:可以选择协商调解处理,也可以选择申请仲裁或者是提起诉讼处理。工伤指的是劳动者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地点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或者是患有职业病。一旦确定工伤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的。
遇到工伤条例纠纷怎样解决

一、遇到工伤条例纠纷怎样解决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解决。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对于工伤如何处理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4、就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申请。

工伤职工可以要求支付医疗费、伙食补助费、食宿费、交通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工伤复发的费用、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5、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对一审判决不服的,15日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

当发生工伤纠纷的时候,可以选择调解处理或者是提起诉讼处理,一般在发生工伤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工伤认定,如果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同时还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结果来获得相应的赔偿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工伤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