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抗诉案件开庭时间怎么规定的?

抗诉案件开庭时间怎么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9 · 2686人看过
导读:处理抗诉的案子时,需要在十天内开庭审理,法院判决书下达之后,检察院认为该判决存在错误的,可以提起抗诉,法院受理之后会对案件进行审理,确有错误的,会撤销原来的判决书。
抗诉案件开庭时间怎么规定的?

一、抗诉案件开庭时间怎么规定的?

抗诉的期限为10天,但是对于开庭期限没有要求,只要是案件抗诉理由合理合法,证据确凿,法院能够受理,就可以开庭,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期限为2个半月,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

刑事案件检察院抗诉开庭审理时间通常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因此,检察院提出刑事抗诉的期限是10天。实际上对于刑事案件,《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中,其实仅仅对案件的审理期限作出了规定,而对于开庭的期限其实并没有要求。

法院审理案件的开庭时间是没有具体规定的,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审理普通的案件。如果遇到当事人人数众多,证据复杂的案件有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特殊情况的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还有几天的。

二、开庭时间需要提前多久通知?

法院通知开庭应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不包括节假日。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示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需要在开庭三天前通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案件,还需要在开庭三日前并社会发布开庭告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抗诉的案子需要在10天内开庭,法院确认开庭时间之后,会在开庭前三天通知双方当事人,告知开庭的时间和地点,要求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参与庭审,开庭审理之后,案件事实清晰,证据充分的,法院在两个小时内就会审结此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