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司法鉴定 > 法院强制执行拘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院强制执行拘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1 · 1672人看过
导读:判处拘役后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是,法院应该在判决书生效以后的10天之内把判决书交给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就近执行,拘役的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的是拘役,依法由公安部门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拘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法院强制执行拘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罪犯被判处拘役的,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二、拘役和管制的区别有哪些?

1、含义与性质不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而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进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2、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3、对象不同: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而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行为人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

三、拘役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

2、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3、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

4、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

拘役是刑事处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只能配合执行,事实上,法院要做的就是把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交给执行机关,如果犯罪分子被定罪量刑之前,就已经被采取了羁押这种强制性措施,羁押多少天就可以折抵刑期多少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司法鉴定相关

  • 381次阅读
  • 法院强制执行依据来自有效司法文书,如含具体付款内容的裁判文书、裁决书、调解书、支付命令书等。一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件义务,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公证机关对债权文书公证有强制执行力,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2024-11-03 1197次阅读
  • 2024.09.19 1897次阅读
  • 420次阅读
  • 自法院做出关于强制执行事项的裁决之后,通常情况下,强制执行程序将会迅速启动并展开。然而,实际执行所需的时间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被执行财产的现状、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程度等等。一般而言,为了确保申请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法院将在经过审慎评估和合理安排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逐步推进执行工作。若被执行人有意规避或阻碍执行工作的进行,那么执行期限则有可能相应地有所延误。
    2024-09-21 1408次阅读
  • 2024.10.15 1184次阅读
  • 466次阅读
  • 法院强制执行之依据主要在于已获证实且具有约束力之法律文件,如确认支付内容之民事判令、裁决书、调解书,适合于并行刑事审判的民事判令与裁决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等等。这些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某一方当事人需承担特定的义务,然而在义务方未能依照规定履行其义务时,赋予权益方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力。
    2024-11-03 929次阅读
  • 2024.08.30 4944次阅读
  • 30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司法鉴定最新文章

遇到司法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