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经营管理 > 隐名股东涉诉其股权如何处置?

隐名股东涉诉其股权如何处置?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7 · 1557人看过
导读:可以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隐名股东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如果一旦该股东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的是需要进行自我维护的。
隐名股东涉诉其股权如何处置?

一、隐名股东涉诉股权如何处置?

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且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均记载为他人的实际出资人。与此相对应,显名股东(或挂名股东)是指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而没有实际出资的股东。

二、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隐名股东依合法行为而产生。

隐名股东的产生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如隐名股东并不包含利用国家对下岗职工投资经营的优惠政策,约定用下岗职工的名义对公司出资的人。

2、隐名股东依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产生。

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隐名股东问题所涉及的实质是一种合同,二是隐名股东涉及的直接当事人为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

(1)显名股东,是指在公司隐名投资过程中,约定将隐名股东的出资以自己名义经营事业的一方当事人。对于显名股东的资格要求,要符合中国相关法律关于公司投资主体的规定。如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港澳台同胞作为投资主体的限制性规定。从现有的审判案例来看,显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为公司;可以为单独的自然人,也可以为多个独立的自然人。

(2)隐名股东是在隐名股东合同中,与显名股东相对应的实际出资方。从对现有案例的统计可见隐名股东资格不受过多限制,隐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非商人。

3、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隐名股东负出资义务,显名股东负营业及分派利益的义务,双方互负有义务,且互为对价,任何一方都不能无偿从他方取得利益,故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4、隐名股东合同为诺成合同及不要式合同

隐名股东合同因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并不以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为成立要件,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则为合同的实际履行,故为诺成合同。对隐名股东合同,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以某种特定形式成立,故为不要式合同。

5、隐名股东出资的标的主要为货币、不以登记为产权转移形式要件的实物、权利、技术等。

中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标的囊括了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同时又规定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明确的对于隐名股东所拥有的合法的权益进行了相应一系列的规定,如果隐名股东涉诉其股权的证明当事人的和合法权益是受到了侵害的了,因此是可以采取协商或者起诉的方式进行解决的,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经营管理相关

  • 隐名股东通过与显名股东的协议享有出资和投资权益,依法可获取资产收益。转换为显名股东需经其他股东过半同意。因未正式记录,隐名股东需通过显名股东代理行使权利,如提出诉求,其权利依赖于显名股东的协助,以合法途径维护。
    2024-09-18 1378次阅读
  • 2024.09.22 3584次阅读
  • 隐名股东能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在隐名投资的法律关系中,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材料记载的股东并不是实际出资人; 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出资要求股东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且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否则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2024-09-03 932次阅读
  • 2024.09.05 2401次阅读
  • 隐名股东能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在隐名投资的法律关系中,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材料记载的股东并不是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出资要求股东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且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否则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2024-09-18 1449次阅读
  • 2024.09.05 3463次阅读
  • 隐名股东能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在隐名投资的法律关系中,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材料记载的股东并不是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出资要求股东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且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否则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2024-09-25 1304次阅读
  • 2024.08.22 4062次阅读
  • 隐名股东能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在隐名投资的法律关系中,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材料记载的股东并不是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出资要求股东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且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否则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2024-09-10 879次阅读
  • 2024.03.01 191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经营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经营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