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仲裁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合同仲裁诉讼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1 · 2134人看过
导读:劳动合同引起的纠纷,申请仲裁的诉讼时效是12个月,是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计算的,劳动争议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再向法院起诉,法院才会受理。
劳动合同仲裁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劳动合同仲裁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里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律上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法律上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申请要什么材料?

(一)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二)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劳动仲裁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

(三)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四)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如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提交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经营地等情况);如被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当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劳动合同仲裁诉讼时效是一年,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劳动仲裁申请书,劳动者的身份证明材料,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者的身份证明材料可以是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会保险的缴纳凭证,可以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439次阅读
  • 劳动纠纷时效是一年。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2、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3、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的,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2024-05-10 1283次阅读
  • 2024.02.19 1534次阅读
  • 468次阅读
  • 劳动仲裁诉讼有时效。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4-08-09 1126次阅读
  • 2024.03.02 1743次阅读
  • 405次阅读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024-09-21 1296次阅读
  • 2024.06.02 109128次阅读
  • 487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