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公司拖欠工资老板个人打欠条是否可以?

公司拖欠工资老板个人打欠条是否可以?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0 · 6532人看过
导读:公司拖欠工资老板个人打欠条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公司盖章。通常情况之下,如果要写欠条的方式,需要将欠条的原因和款项以及相关的一些事项作出明确的说明,最后就是给欠款人签字确认。
公司拖欠工资老板个人打欠条是否可以?

一、公司拖欠工资老板个人打欠条是否可以?

公司拖欠工资老板个人打欠条是可以的,但需要公司盖章。只要写把欠款的原因、款数写清楚,欠款人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谁欠谁,时间的起止,时间的累计,拖欠金额的累计,最后签章(如是个人需按手印在名字、金额、时间上全部按)。这样基本可以保障这份欠条可以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同时还可以收集欠款人的信息,最好是身份证复印件,如没有要留下对方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以方便对方久欠不还通过诉讼解决。

欠条内容:欠条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欠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正文上方中间以较大字体写上“欠条”两字。也有的在此位置写上“暂欠”或“今欠”字样作为标题,但这种标题正文则在下一行顶格写。

(二)正文。欠条的正文要写清欠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什么东西、数量多少,并要注明偿还的日期。

(三)落款。落款要署上欠方单位名称和经手人的亲笔签名,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需署上立欠方个人的姓名。并同时署上欠条的日期。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

(四)欠条格式:

欠据

为(债权人)人民币10000(金额)元,立此为据。

立据人

注意事项

二、欠条的有效日期是什么?

欠条是当事人双方在经济往来中以某种经济结算的方式产生的一种债务关系,比如买卖、损害赔偿、劳务等形成的欠款欠款人向债权人出具的一种结算事实依据。法律规定欠条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限是3年,已注明履行清偿欠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注明清偿欠款日期的当日起算,对没有注明履行清偿欠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限从欠款人出具欠条的第二日起算。

从以上可以看出区别在于没有注明清偿债务期限的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限是20年,但对没有注明清偿债务期限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期限只有3年。

那么以欠条形式拖欠工资,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呢?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应按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先裁后审的原则进行处理。用人单位以欠条形式对所欠工资等进行确认,并未改变双方争议的性质,故人民法院不能按一般民事案件直接受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如果公司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状况之后的话,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是可以写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是申请劳动诉讼。这是在法律当中的规定的,同时,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公司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话,打欠条也是可以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 欠条:今欠到___工资(大写)__元(¥__元),定于__年__月__日前付清,到期不付的,按___标准付违约金。___(签名、盖章),__年__月__日。老板拖欠工资欠条写明欠了多少(大写、小写都要写上),承诺什么时候付清,如果没有付清,按银行利率计算之类的,最后盖上单位的公章或者按手印。
    2024-09-05 1401次阅读
  • 2024.09.10 1383次阅读
  • 老板拖欠工资不可以打12345,一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拖欠工资属于劳动者争议纠纷,12345属于政务服务热线,一般是不能解决劳动者争议纠纷的。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额可以拨打12333电话,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
    2024-12-17 1469次阅读
  • 2024.07.10 2050次阅读
  • 动手施暴当然是不被允许的行为,此举极有可能引发潜在的法律纠纷。假如在冲突中经过鉴定为受害者仅受到了轻微的身体损害,那么行为人将会面临治安处罚的境地,这可能涉及到诸如拘留或者罚款等措施。然而,若行为人对他人造成了轻伤乃至更严重的伤害,那么他将有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并因此而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至于薪资拖欠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合法且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024-10-10 1132次阅读
  • 2024.02.23 1616次阅读
  • 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并施暴,如殴打雇主,惩处年限依伤害程度定。轻微伤可能不犯罪但受治安处罚,轻伤及以上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重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
    2024-10-15 1296次阅读
  • 2024.02.24 1968次阅读
  • 老板拖欠工资不给打欠条可以选择三种途径: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向企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2024-05-31 960次阅读
  • 2024.02.28 262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