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虚假诉讼的案子如何处理?

虚假诉讼的案子如何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2 · 3353人看过
导读:虚假诉讼的案子如何处理要结合案件的本身来进行确定,只要恶意串通通过诉讼的手段拿到的判决书,那么是需要承担相应的罚款,或者是直接拘留,如果构成犯罪的,那么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虚假诉讼的案子如何处理?

一、虚假诉讼的案子如何处理?

对于虚假诉讼的处理,没有实际的利益纷争,原告与被告之间恶意串通,通过诉讼的手段,拿到具有执行力的判决书和调解书,以达到不当目的的行为被称作“虚假诉讼”。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 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还应当是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一般来说是直接故意,明知自己是用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本罪并未规定行为人需具备特定的主观目的,所以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的主观目的是否为了谋取利益,谋取利益的性质是否正当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具体而言,是司法机关正常的民事诉讼活动秩序,也包括他人的财产权、婚姻权、收养权、监护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虚假民事诉讼的行为,不仅浪费宝贵的民事司法资源,导致真实诉讼无法得到及时审理,严重妨害司法公信力和判决权威性,同时还可能对法官职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4、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综合上面所说的,虚假诉讼的行为已经扰乱了正常司法机关的秩序,只要存在此行为必定就需要承担起法律的责任,轻者给予行政处罚,而对于严重者是可以按刑事条款来进行处理的,所以,对于不同的情形所存在的处罚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