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公证员执业有无回避规定?

公证员执业有无回避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4 · 3784人看过
导读:公证员执业是有回避的规定,只要与案件的人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那么就需要依法的回避;一般回避是可以由公证员提出来,也可以直接由案件的当事人提出来,这样才能保障到案件判决的公证性。
公证员执业有无回避规定?

一、公证员执业有无回避规定?

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事项时,应当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工作。

公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

1、是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民法典》中所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本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是指办理公证事项的结果与公证人员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响。

3、与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正确办证的。

上述情形不仅适用于公证人员(包括公证员、公证员助理等),而且也适用于接触该公证事项的翻译、鉴定人等有关人员。在出现上述情形后,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在公证书作成前提出。

二、公证员提出回避应该由谁批准?

1、公证员的回避可以口头或书面申请,由本处主任决定;公证处主任的回避由本级司法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决定;

2、回避决定作出后,公证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

3、公证员明知有回避情况而不回避的,依照公证处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罚

三、担任公证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

(三)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通过国家司法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五)在公证机构实习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综合上面所说的,公证员就是在公证机构从业的执业人员,但如果公证员遇到与案件的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那么就必须要申请回避,可以口头申请也可以直接书面申请,只要走法律的程序,那么就可以保障到案件的公平、公正性。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 公务员和事业编不构成回避。公务员回避制度只限于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与事业编之间不需要回避;职务回避是指对有某种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近亲属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其他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实行公务回避。
    2024-10-01 1311次阅读
  • 2024.07.27 1364次阅读
  • 仲裁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相关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2024-08-09 1347次阅读
  • 2024.08.01 6683次阅读
  • 1、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2、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
    2024-05-20 882次阅读
  • 2024.08.02 7217次阅读
  • 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应当回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回避。
    2024-12-19 981次阅读
  • 2024.08.25 3848次阅读
  • 执法人员在涉及自身利益或可能影响公正性的案件中须主动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行政部门依法审核,最终由负责人决定。在等待回避决定期间,调查工作通常不停止,除非获得特别许可。
    2024-06-18 930次阅读
  • 2024.09.10 266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