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七日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七日是否合法?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10664人看过
导读:举证期限七日是合法的,因为如果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来审理案件的话,通常情况之下是由人民法院确定具体的举证期限的通常情况之下,不能超过15天的时间。普通程序审理案件,举证期限是不能够少于15天。
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七日是否合法?

一、举证期限七日是否合法?

举证期限七日是合法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的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期间限制。

二、诉讼中过了举证期限怎么办

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履行提供证据责任的期间,在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或者虽采纳证据但要予以训诫或罚款。

根据最高院的庭审规则,如果当事人不按举证期限举证,过期法院不再组织质证。这就要求当事人相当熟悉人民法院关于举证程序的相关规定,相关内容在立案时,法院回执的举证通知书”内,当事人一定要认真阅读。如果不注意过了举证期限,先向法院说明情况,以期得到法院的延期举证批准。一般情况下,只要对方当事人特别是律师不提异议,法院不会主动因举证过期而拒绝质证。但是,如果关键性的证据得不到质证,自己又是原告,只能采用撤诉的劣招来补救了。

不管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都需要提交证据,按照我们国家法律方面的规定,在民事诉讼过程当中,双方当事人可以经过协商之后确定举证期限,并且经过人民法院的准许。当然也可以是由人民法院确定具体的举证期限,但是简易程序不能够超过15天的举证期限。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