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纠纷 > 打的借条没有还钱多少年是申诉时效到期?

打的借条没有还钱多少年是申诉时效到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7 · 1828人看过
导读:打的借条没有还钱三年或者是二十年是申诉时效到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借款期限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打的借条没有还钱多少年是申诉时效到期?

一、打的借条没有还钱多少年是申诉时效到期?

借条诉讼时效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二十年,如果借条之中注明了还款的日期,那么时效就是三年,且此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时开始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且债权人一直没有提出还款的请求,此时最长的时效期限是二十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不小心将借条写成欠条怎么办?

1、不小心将借条写成欠条可以协商重新写一份借条,协商不一致的,也可以在欠条上约定的期限到了之后要求对方还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欠条上没有写明还款的日期,那么诉讼时效从欠条书写时开始计算。

2、如果凭借欠条追讨债务对方不还钱的,可以带着欠条等的证据起诉。这是由于借条、欠条都是可以证明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但借条、欠条还是存在差异的,故此最好不要将两者混用。

3、借条、欠条的具体区别

(1)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2)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因买卖产生的欠款,因劳务产生的欠款,因企业承包产生的欠款,因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等。

(3)在未注明偿还日期的情况下,二者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始时间是不同的。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时效是一样的;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则是有区别的。

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最长时效不得超过三年,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时效从还款期满时起算。欠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约定还款期的从还款期满时起算。

三、借条应该怎么写?

一个借条要想让它具有法律效力,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要同时用数字和中文大写,如“人民币10万元(拾万元)”,防止持有借条的人篡改;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最好精确到日;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但不是必须的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8、如果金额较大,可以请第三方见证,并签名。

不管借款双方约定还款事宜的时候是否约定了债务人需要还款的具体日期,债务关系都会有一个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只不过约定了还款期限与没有约定,诉讼时效开始计算的日期不一样。借条是民间借贷关系凭证,其基础法律关系就是民间借贷。通俗地说,就是借款人给出借人出具的借款凭证。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债务纠纷相关

  • 350次阅读
  • 欠条写好后没有收到钱的,双方可以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对方存在诈骗行为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保障自己的利益。《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024-10-01 1477次阅读
  • 2024.09.04 3361次阅读
  • 424次阅读
  • 民事诉讼中,管辖地点通常由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决定。若涉及多名被告且分布在不同地区,各相关法院均有管辖权。借据纠纷的诉讼地点取决于被告是否在异地。债权人可在被告户籍地或居住地法院提起诉讼。借据的有效性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规判定,需满足法定条件方为有效。因此,诉讼是否异地进行,视被告所在地而定;借据效力则依法审慎评估。
    2024-09-05 965次阅读
  • 2024.09.07 3344次阅读
  • 378次阅读
  • 在借款行为中,若借据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或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该借据无效。例如,借据用于非法活动或规避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及第一百五十四条,将被判定无效。此外,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也可能使借据无效。
    2024-09-05 1144次阅读
  • 2024.09.14 3693次阅读
  • 134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债务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债务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