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具体有哪些?

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具体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6 · 3011人看过
导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中,对于涉外行政诉讼案件首先必须具有行政诉讼主体的一方具有涉外性,并且行政诉讼的发生地点在我国领域内且由我国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其不同于一般行政诉讼的特点,具有原则和制度上的特殊性原则。
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具体有哪些?

(1)诉讼主体具有涉外性。

即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原告或第三人)中有外国人。行政诉讼的原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人;第三人虽未起诉,但 也同样是为了维护其合法权益而参加到诉讼中来的有利害关系的人,他们都处于当事人的地位。原告和第三人中,至少有一方是外国人,方能构成涉外诉讼,这也是 涉外行政诉讼最基本的特征。这里所说的外国人,包括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国籍不明的人以及外国企业、外国组织等。关于,当事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居民和组织的行政诉讼不属于涉外行政诉讼,但考虑到这三个地区的特殊性,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到他们的行政诉讼案件时,应参照涉外行政诉讼的规定办理。

(2)诉讼发生的地点具有特定性。

有外国当事人参加的涉外行政诉讼,必须是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并向我国法院起诉的,方可称之为涉外行政诉讼。所以,构成 涉外行政诉讼,还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一,必须是在我国领域内,由我国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我国主权范围内行使职权的行为;

第二,外国的当事人到我国法院起诉(原告)或参加到诉讼中来(第三人)。以上两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方构成涉外行政诉讼。

(3)诉讼程序的特殊性。

如涉外行政诉讼应当遵循“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在法律适用上若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有不同规定的,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应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外国人委托律师只能委托中国律师等。但是,涉外 行政诉讼程序是根据涉外案件的特点制定的,具有“补充性”特点,它和行政诉讼法的其他规定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涉外行政诉讼中,除适用涉外 行政诉讼的特别规定外,还需要适用行政诉讼程序的一般规定。

综上所述,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原告的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国领域内进行的行政诉讼。涉外行政诉讼是解决涉外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争议的重要途径,提起诉讼的原告应当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是中国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