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入室抢劫杀人判死刑多久执行?

入室抢劫杀人判死刑多久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3 · 1858人看过
导读:入室抢劫杀人判死刑多久执行是没有明确的法律的规定的。入室抢劫杀人是否判死刑要根据实际而定,对于入室抢劫和杀人犯罪是属于数罪并罚,涉及到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这两种罪行,可以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是死刑,并且会判处罚金或者是没收财产。
入室抢劫杀人判死刑多久执行?

一、入室抢劫杀人判死刑多久执行?

在我国,一个人被判处死刑后,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个叫做死刑复核程序。但是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没有规定的。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入室抢劫杀人能判死刑,入室抢劫杀人犯判刑,入室抢劫并持刀杀人,如果是抢劫后杀人涉嫌抢劫犯罪,杀人是抢劫罪的从重情节;如果是抢劫和杀人,则是涉嫌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

所以,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是无法确定被判死刑到执行需多长时间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246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247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死刑执行的要求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检察院临场监督。在执行死刑时,检察院应当派员临场监督。检察院收到同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临场监督通知后,应当查明同级人民法院是否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和执行死刑的命令。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检察人员应当依法监督执行死刑的场所、方法和执行死刑的活动是否合法。

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处决罪犯的布告要选择在适当范围内,适当地点张贴,以使人民群众了解情况。禁止游街示众或者有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三、执行死刑后的处理

1.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2.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3.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属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

(2)通知罪犯家属在期限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对于死刑罪犯的尸体或者骨灰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

(3)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从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一直到最后执行死刑,中间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这个期限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时候案件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这个时候就有可能暂停执行死刑,那么从判决死刑到执行死刑,中间耽搁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这样也可能出现有些罪犯一直被羁押,却始终不被执行死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353次阅读
  • 通常,屋内防卫致不法分子丧生,未超必要限度未造成严重伤害损失的属正当防卫,无需担刑责。若防卫明显超限度致重大伤害损失,要担刑责,但鉴于防卫初衷和性质,法院可酌情减轻或免除刑责。
    2024-10-28 839次阅读
  • 2024.08.14 2071次阅读
  • 490次阅读
  • 通常来说,在进行入室抢劫的过程中,我们是不能任意地对被害人下手致死的。除非当被害人的生命处在极度紧迫与严重威胁之下,同时我们所采取的防卫措施并未显著超出必需的限度范围内,才有可能构成合法的自卫行为。然而,若在被害人尚未实施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之际就将其杀害,那么这很有可能会被判定为防卫过当,甚至是涉嫌故意杀人罪行。
    2024-10-23 1071次阅读
  • 2024.08.02 3214次阅读
  • 411次阅读
  • 入室抢劫是极端恶劣事件。若犯罪者因屋主抵抗身亡,屋主是否担责及量刑需参考案件细节等。若屋主行为属正当防卫则无责。正当防卫是制止他人非法侵犯且未超必要范围的行为。若防卫超必要范围致重大损失,屋主可能担责,但法院可减轻或免除刑罚。
    2024-10-25 1004次阅读
  • 2024.08.28 2351次阅读
  • 34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