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2528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举证时限规定是包括:不同法院审判程序的举证期限、逾期举证的后果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答辩期为15天,因而举证期限不少于15天,以便当事人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做到从程序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原告是先取证后起诉,有充分的调查取证时间,原告的举证期限的权益是得到保护的。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规定是什么?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时效也就是审判实践中所说的举证期限,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做出具体的规定来设立举证时效制度。根据审判实践经验,我所可以给举证时效下这样一个定义,举证时效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提出某项主张时,应在人民法院规定的诉讼期间内,提出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逾期不能或者没有提供证据的即是不履行举证责任,放弃举证的权利,应当承担不利举证的后果的一种制度。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会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材料,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般由原告承担,也就是谁提出,谁举证。在特殊情况下,如当事人收集证据困难,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请,由法院协助收集证据。当事人应该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申请延长举证时限。

设立举证时效制度,有利于正确贯彻实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目的是为了促使权利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使人民法院能够及时地解决民事纠纷。然而,审判实践中,有的民事案件审理期限过长,使诉讼时效的目的难以实现,从而失去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的意义。因此,要使实体法的诉讼时效制度得以正确实施,程序法就应该有相应的诉讼时效即举证时效来保障。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

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放弃了刚性的“证据失权”规则,以要求当事人及时提出证据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辅之以法官的自由心证判断,来审视当事人逾期提出的证据是否可以进入审判。但未细化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下法官应当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和态度,也没有明确具体训诫的程度和罚款的数额,这有可能会引发关于司法尺度统一和公平性的新疑问。

关于对逾期举证行为分层次、分情形予以处罚的规定,进一步做了细化规定,采取综合考虑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是否具有客观原因、是否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逾期提供证据、证据是否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因素,确定是否采纳逾期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程序中,举证期限是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我国的人民法院确定,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同时新增规定了小额诉讼的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七日。以上规定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期限限制,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实务工作的开展。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 根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2024-07-09 1292次阅读
  • 2023.03.08 6385次阅读
  •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可由当事人协议或法院指定,法院指定的期限通常不少于30天,自被告收到受理通知和答辩状次日开始计算。若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需经法院审核批准。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应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以确保诉讼的公正和效率。
    2024-04-14 1003次阅读
  • 2023.03.09 1917次阅读
  •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通常由当事人协商或法院指定。若双方达成协议,需经法院审核批准。若法院指定,原则上不低于30天,自被告收到受理通知及答辩状次日起算。举证期限的设定旨在确保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促使当事人及时提供证据,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严格遵守举证期限规定。
    2024-04-05 904次阅读
  • 2023.03.06 7966次阅读
  •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可通过双方协商或法院指定来确定。 协商期限需法院认可,而法院指定期限通常不少于30天,自当事人收到受理和应诉通知次日开始计算。 若您有疑问,建议咨询法律专家。
    2024-03-14 1345次阅读
  • 2023.03.02 2402次阅读
  • 首先,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这意味着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就举证期限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意见。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其次,如果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而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
    2024-03-04 1422次阅读
  • 2023.03.04 1545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