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醉驾 > 24小时醉驾的处罚是什么?

24小时醉驾的处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8 · 2797人看过
导读:24小时醉驾的处罚是:将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约束批评教育至酒醒,同时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驾驶员在五年内不能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驾驶的是运营类型车辆的,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24小时醉驾的处罚是什么?

一、24小时醉驾处罚是什么?

24小时醉驾的处罚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酒后驾驶的后果有哪些?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四)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的作用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使心理变态。酒精的作用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六)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瞌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驾驶员在24小时之内的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不一定能够被稀释,很有可能导致第二天检测酒驾依然会被检查出酒驾的情况,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是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的,这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因此酒后最好间隔24小时候后再驾车更安全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处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交通事故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醉驾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醉驾最新文章

遇到醉驾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