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里规定违约金合法吗?

劳动合同里规定违约金合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5 · 10891人看过
导读:劳动合同里规定违约金是合法的。如果当事人确实违反规定了且造成一定损失的,支付违约金是合法的。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如果签订合同双方其中的一方有违约行为出现的,另一方需要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里规定违约金合法吗?

一、劳动合同里规定违约金合法吗?

劳动合同里规定违约金是合法的。违约金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向对方交纳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限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第二、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期中与劳动者约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只有在规定约定服务期和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能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是什么?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从此规定看,假如没有培训费就不能约定违约金。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约定离职后竟业限制条款,为保证这些约定能够执行可以约定违约金。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基本上不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条款基本上都是无效的,劳动者不必为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或者违约条款担心。

我国对于支付违约金的行为是有严格的规定的,签署的劳动合同中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和处理方式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如果当事人不能按照相关的要求执行的,或者有违反合同中约定的内容的,就需要支付相应金额的违约金,拒不执行的对方可以提起上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