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二审和再审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二审和再审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5 · 6447人看过
导读:二审和再审的关系之间的区别是:申请的原因和主体有所不同;提起上诉的方式有所不同;涉及审理的对象是不同的;审理的理由是有所不同的;审理周期有所不同;判决效力上有所不同等区别。
二审和再审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一、二审和再审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二审和再审的关系之间的区别是:程序发生的原因或主体不同;提起方式不同;提起诉讼的时间要求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审理的理由不同;适用的程序不同;审结期限不同;裁判的效力不同。按第二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是不准再行上诉的终局裁判。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一审程序裁判的再审案件,在上诉期间内暂不生效;按第二审程序裁判的再审案件,一经宣告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再审的特点是什么?

1、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或本院院长;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提起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或第二审案件的判决或裁定。

3、我国民事诉讼中提起再审的时间是判决或裁定生效以后六个月内提出;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再审期限一般可以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但满足特定条件(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或者原审被告人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或者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即使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之后提出,人民法院仍需受理。

三、提出再审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哪些?

(一)申请再审人、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应列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及有效联系电话、邮寄地址;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列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有效联系电话、邮寄地址;

(二)原审法院名称,原判决、裁定、调解文书案号;

(三)具体的再审请求;

(四)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及具体事实、理由;

(五)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名称;

(六)申请再审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二审和再审都是对案件进行了再一次的审理,但是二者在实际上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在很多方面都是有不同的,因此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都是有所不同的。二审的结果是终审结果,不能再对二审的裁定结果提出上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495次阅读
  • 二审是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而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程序,一般二审时一审的判决书没有生效。再审是原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判决结果有错误或者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就做出再审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或者直接审理的程序,再审时判决书已生效。
    2024-09-05 1337次阅读
  • 2024.05.30 2269次阅读
  • 328次阅读
  • 二审与再审的区别在于:提起的主体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提起的理由不同;提起的时间不同;审理的法院不同。二审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2024-12-19 1299次阅读
  • 2024.09.18 8426次阅读
  • 421次阅读
  • 一审是案件首次审理,关注争议焦点;二审审查一审判决问题,需上诉或抗诉;再审针对已判案件中的问题,灵活调整。法律效力上,一审后可上诉,二审判决最终,再审纠正错误。
    2024-03-30 804次阅读
  • 2024.09.08 13545次阅读
  • 41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