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4 · 6335人看过
导读: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如果双方就某一个纠纷事件达成意见一致的,需要签署一份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在双方自愿签字之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其中一方没有严格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的,视为违约,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一、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如果双方就某一个纠纷事件达成意见一致的,需要签署一份和解协议。庭外调解,即诉讼外调解,是指由除人民法院之外的其他组织主持,就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其他组织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和仲裁委员会,因而诉讼外调解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

二、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的关联和区别是什么?

实践中,需要注意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都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始终要贯彻自愿原则。调解能否开始取决于当事人是否同意接受调解,调解过程中是否同意让步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调解结束时是否能达成调解协议、达成何种内容的协议。

三、庭外和解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不得强迫”,即程序意义上的自愿和实体意义上的自愿,从审判实践来看,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1、是实现了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是当事人一方放弃或减少某些诉讼请求,或者对方在实体权利上作某些让步,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的结果,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不是审判人员强迫﹑压服的结果。

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根据和基础,案件事实清楚,才能分清是非曲直,明确当事人的责任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才能结合案情,正确贯彻执行政策法律,保证案件质量。合法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保证。

庭外和解可以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一致意见,也可能是通过法院的工作人员进行调解后达成的结果。双方不论通过哪一种方式达成意见上的一致的,都是需要签署一份和解协议的,和解协议中的内容需要双方确认后签字,协议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